
讲述铸獒人:铜獒雕塑大师李锦忠和他的铜獒雕刻艺术
随着中国藏獒产业的发展,围绕着藏獒的养殖已经衍生出了许多新的行业以及原有行业的新产品,藏獒铜像就是衍生行业或产品的一个代表。不止一个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藏獒不只是一种充满神秘感与灵性的动物,它还是上天赐予雪域高原的一件艺术品”。如何去雕刻一件艺术品?两种艺术的对冲之后,究竟会诞生什么?我们曾经讲述过许多养獒人的传奇故事,这一次,我们将带领各位獒友去一位不寻常的“铸獒人”
永远都不要担心一件事情没有人会去做,总有一个勇敢的人会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李锦忠就是这么一个人!李锦忠是一位“不很挂相”的雕塑艺术家,他说雕塑艺术需要制作者拥有非常稳重的性格,我最开始尝试雕刻藏獒就是想为自己过于平凡的艺术创作增添一些激情与乐趣。
铸铜像不容易,一个铜像动辄几吨、十几吨甚至几十吨,从构思、制模、绘图、制作、上色等等繁杂的工序,不知制作者要浸入多少的心血与创意。藏獒的铜像制作起来难度更大,从外在的角度上讲,用金属来表现藏獒威武的长毛,过则失真、欠则失形;藏獒躯体健壮,制模时粗一分则显肥胖、细一分顿失英气,分寸的拿捏要精至毫厘;藏獒四肢如柱,躯如狮虎,四肢位置的选择直接影响铜像的整体结构!然而,如果说以上的难题我们可以通过前期细致的绘图与制模后的比对进行克服的话,那么如何将生命赋予冰冷的青铜,使其不仅拥有藏獒的外表,还具备藏獒的神韵,甚至让它拥有藏獒的灵魂就是一个更加让人头痛甚至是近乎于无解的难题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巨大的难题,许多雕塑家都没有把藏獒铜像列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范围。
刚开始铸藏獒的铜像的时候,老李几乎遇到了所有我们上文所提到过的那些难题。老李这个人有股子撅劲,他心想自己从事雕刻艺术这么多年,铸过上百件质量上乘的作品,单是动物,自己都不记得一共铸过多少种了,今天怎么会让藏獒把我难倒呢?老李心里很不服气,为了把握好藏獒的形态,抓住藏獒的神韵,他每天上网查资料、收集杂志看图片,后来觉得这样不过瘾,干脆自己跑到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獒园去,经常半天半天地盯着獒看。
一位朋友曾经开玩笑的对我说,搞艺术的人啊,说好听的呢,他们做事特别专注,说不好听的呢,他们是一群特别“轴”的人!当时对友人的话一笑而过,并未在意,如今联系起了老李的故事,顿时觉得这番话颇有道理。这股“轴劲”很难得,“轴”是一股态度,“轴”是一种境界,“轴”甚至是获得突破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仗着这份执着,老李找到了铸獒的诀窍,他铸的藏獒栩栩如生、形神兼备、甚至做到了让静止的铜像带有一只獒本来的性格与气质!酒香不怕巷子深,许多獒友都知道了有一个叫老李的铸獒大师,时间一长,差不多每位獒园的老板都知道“要铸獒,找老李”。
名气大了,生意多了,可老李还是老李,每铸一尊藏獒的铜像,他还是要花和以前一样多的时间。老李说,铜像虽大,但一样要像雕琢一块玉石一样去细细地“扣”,每一丝纹理都要做到精雕细琢,马虎不得。老李就是老李,无论名气大小、成就高低,他都是那个专注到有点“轴”的铸獒人!
藏獒本色版权与免责声明
1、藏獒本色(www.zangaobense.com)是一家公益性藏獒门户网站,为所有獒友提供藏獒相关资讯,用户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凡本网注明“文章来源:藏獒本色”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藏獒本色网站及其协作单位或作者所有, 其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藏獒本色”。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连带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藏獒本色)”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微信公众平台号:zangaobense 微信在线联系人:aobense
